-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精選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
2、樂意與大家一起念兒歌。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采用語言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咦,是誰在哭呀?”教師幼兒尋聲找到一個布娃娃。
讓幼兒說說布娃娃為什么會哭。
2、布娃娃哭述肚痛的原因,請幼兒告訴布娃娃吃東西前該怎樣做。
3、教師介紹洗手的正確方法:
卷袖子——搓手心——搓手背——擦肥皂——沖干凈——摔摔干——擦毛巾
4、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洗手動作。
5、請幼兒一起練習洗手方法。
6、幼兒到水池邊洗手,教師發現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7、告訴幼兒飯前、便后以及手玩臟后都要洗手。
附:
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換只手,再搓搓,
摔三下,一、二、三,
擦毛巾,擦干凈!
活動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范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念邊表演,效果很不錯。
但在之后的實踐環節中,有的幼兒沒有老師的提醒就又開始了玩水,可見,不玩水的行為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師的隨時提醒。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就想改變幼兒玩水的壞習慣,確實不可能,這需要老師在平時對引導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2
一、活動目標
初步學會《洗手歌》,能跟著兒歌做洗手動作,知道洗手要洗 6 個關鍵部位(手心、手背、指縫、指尖、手腕)。
喜歡參與洗手互動,愿意在飯前、便后主動洗手。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洗手歌》兒歌音頻、洗手步驟圖(卡通版)、清水盆 2 個、肥皂塊、小毛巾。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洗手經歷,但未掌握正確步驟。
三、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5 分鐘)
教師扮演 “細菌大王”,用夸張語氣說:“我是細菌大王,最喜歡躲在小朋友的小手上,吃飯時就鉆進肚子里讓大家生!” 引發幼兒興趣,提問:“怎樣才能把細菌趕走呀?” 引導幼兒說出 “洗手”,自然引入活動。
學唱兒歌 + 練動作(10 分鐘)
播放《洗手歌》音頻(歌詞:“打開水龍頭,淋濕小小手,關上水龍頭,抹上小肥皂。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指縫交叉搓,指尖轉圈搓,手腕別忘記,沖凈甩三下,擦干小手手,細菌都趕走!”),教師逐句教唱,同時示范對應動作:搓手心時雙手合十搓,搓指縫時手指交叉,搓手腕時單手轉圈揉。
分組練習:將幼兒分成 2 組,每組圍著 1 個水盆,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動作,提醒幼兒動作到位。
實操體驗(8 分鐘)
幼兒排隊輪流用清水 + 肥皂實操洗手,教師逐個指導:“寶貝,指縫要分開搓哦,不然細菌會躲在里面!”“手腕也要轉一轉,洗得更干凈~”,洗完后用小毛巾擦干,教師及時表揚:“XX 的小手洗得真干凈,細菌都跑啦!”
結束環節(2 分鐘)
全體幼兒邊唱《洗手歌》邊做動作,教師總結:“以后飯前、便后都要唱著兒歌洗手,做健康小寶貝!”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用 “細菌大王” 情景激發興趣,幼兒參與度高,但部分幼兒在 “搓指縫”“搓手腕” 時動作不到位,需在后續區域活動中用 “洗手步驟卡片” 加強練習。此外,可準備 “洗手小明星” 貼紙,實操時及時獎勵,進一步提升幼兒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3
一、活動目標
熟練掌握《洗手歌》歌詞及動作,能獨立完成正確洗手步驟。
通過游戲感受洗手的樂趣,增強 “講衛生” 意識。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洗手歌》動畫視頻、“細菌” 頭飾(紙質)、洗手道具(仿真水龍頭、泡沫洗手液玩具)、小圍裙。
環境準備:在活動室角落布置 “洗手小站”,張貼洗手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觀看動畫,學兒歌(7 分鐘)
播放《洗手歌》動畫(畫面呈現卡通小熊邊唱邊洗手,細菌被沖走的'場景),幼兒觀看后,教師逐句領唱,結合動畫畫面講解歌詞:“小熊搓指縫時,細菌都從指縫里跑出來啦,我們也要這樣洗哦!”
“抓細菌” 游戲(10 分鐘)
教師戴 “細菌” 頭飾,在幼兒身邊 “跑”,說:“我要躲在不洗手的小朋友手上!” 請幼兒邊唱《洗手歌》邊做動作,動作做完后,教師假裝 “被沖走”,倒在地上,引發幼兒笑聲。
分組游戲:幼兒輪流戴 “細菌” 頭飾,其他幼兒邊唱兒歌邊做洗手動作 “趕走細菌”,每人體驗 1-2 次。
道具實操(8 分鐘)
幼兒圍在 “洗手小站”,穿小圍裙,用仿真水龍頭和泡沫洗手液玩具模擬洗手,教師用兒歌提醒步驟:“唱到‘手心搓一搓’,寶貝們要用力搓哦!”,對動作規范的幼兒,獎勵 “衛生小標兵” 貼紙。
總結延伸(5 分鐘)
教師展示幼兒洗手照片,表揚表現好的幼兒,鼓勵大家回家后教爸爸媽媽唱《洗手歌》,和爸爸媽媽一起洗手。
四、活動反思
情景游戲讓幼兒在玩中鞏固洗手步驟,效果較好,但仿真道具數量不足,部分幼兒等待時間較長,下次可多準備 2 套道具。此外,個別內向幼兒在 “抓細菌” 游戲中不愿參與,需用更溫和的方式引導,如先讓其當 “小觀眾”,再慢慢邀請加入。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4
一、活動目標
理解《洗手歌》與生活的聯系,知道飯前、便后、玩玩具后要洗手。
能跟著兒歌獨立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小熊的洗手魔法》、《洗手歌》圖譜(圖文結合,如 “手心” 配手心圖案)、清水、肥皂、毛巾。
經驗準備:幼兒看過生活類繪本,對 “好習慣” 有初步認知。
三、活動過程
繪本講述(8 分鐘)
教師講述《小熊的洗手魔法》:“小熊玩完積木后不洗手就吃餅干,結果肚子痛了,醫生告訴它,用‘洗手魔法’(唱《洗手歌》洗手)就能趕走細菌。” 講到小熊洗手時,出示《洗手歌》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搓手背時,用了什么動作呀?”
學唱兒歌,認圖譜(10 分鐘)
教師結合圖譜教唱《洗手歌》,每唱一句指認對應圖譜:“‘指尖轉圈搓’對應的`是這個指尖圖案,我們要把指尖放在手心轉圈哦!”
幼兒看著圖譜自主演唱,教師糾正發音和動作,如 “‘沖凈甩三下’要甩動手腕,把水甩掉~”
生活場景聯想(7 分鐘)
教師提問:“我們什么時候要唱著《洗手歌》洗手呀?” 引導幼兒說出 “飯前、便后、玩玩具后”,播放生活場景圖片(幼兒吃飯前、玩積木后),請幼兒模仿圖片場景,邊唱兒歌邊做洗手動作,強化 “生活中要洗手” 的意識。
實操鞏固(5 分鐘)
幼兒到水池邊實際洗手,教師提醒:“玩完玩具后,手上有很多細菌,要按照兒歌步驟洗干凈哦!” 洗完后,幼兒互相檢查:“你的手心洗干凈了嗎?”
四、活動反思
繪本導入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洗手的重要性,但部分幼兒對 “玩玩具后洗手” 的意識較弱,需在班級玩具區張貼《洗手歌》小圖譜,提醒幼兒玩完玩具后洗手。此外,圖譜可制作成可粘貼式,讓幼兒在實操時自己擺放步驟,加深記憶。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5
一、活動目標
幼兒能和家長一起唱《洗手歌》、做洗手動作,鞏固正確洗手步驟。
促進家園聯動,讓家長參與幼兒衛生習慣培養,形成教育合力。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洗手歌》親子版音頻(加入 “爸爸媽媽一起洗” 歌詞)、洗手步驟親子任務卡、肥皂、清水盆、相機。
家長準備:提前了解活動流程,穿便于互動的.服裝。
三、活動過程
親子簽到,暖場(5 分鐘)
家長帶幼兒簽到,領取 “洗手小搭檔” 貼紙(幼兒貼 “寶貝”,家長貼 “家長”),播放輕松音樂,讓幼兒和家長自由互動,熟悉環境。
教師示范,親子學唱(12 分鐘)
教師和配班老師表演《洗手歌》親子版,邊唱邊做互動動作(如家長和幼兒手拉手搓手心、家長幫幼兒搓手腕),引發親子興趣。
播放親子版音頻,教師逐句教唱,指導親子互動動作:“寶貝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交叉手指搓指縫,看看誰搓得最認真!”
親子實操 “洗手比賽”(10 分鐘)
家長和幼兒圍在水池邊,教師說 “比賽開始”,親子一起邊唱《洗手歌》邊洗手,教師巡回指導,用相機記錄溫馨瞬間。
比賽結束后,評選 “最佳洗手搭檔”,頒發小獎品(如卡通洗手液),表揚親子配合好、洗手規范的家庭。
任務布置,家園延伸(8 分鐘)
發放 “洗手任務卡”,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每天飯前、便后,家長和幼兒一起唱《洗手歌》洗手,完成 1 次就貼 1 顆星星,一周后帶任務卡回園分享。” 教師講解任務卡使用方法,鼓勵家長拍照分享到班級群。
四、活動反思
親子互動讓活動氛圍更溫馨,家長參與度高,但部分家長在指導幼兒時過于著急,忽略幼兒動作規范性,需在活動前提醒家長 “放慢節奏,讓幼兒自主完成”。此外,任務卡回收后,可在班級開展 “星星分享會”,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任務卡,進一步強化習慣。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6
一、活動目標
能完整演唱《洗手歌》,準確說出洗手 6 個關鍵部位,掌握正確步驟。
積極參與搶答游戲,提升對洗手知識的興趣和記憶。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洗手歌》分步動畫(分 “淋濕手”“抹肥皂”“搓洗”“沖洗”“擦干” 5 步)、搶答小鈴鐺、洗手部位卡片(手心、手背等)、小獎品(貼紙)。
環境準備:在活動室中間擺放搶答鈴鐺,四周張貼洗手部位卡片。
三、活動過程
動畫分步學(10 分鐘)
播放《洗手歌》分步動畫,每播放 1 步暫停,教師講解:“第一步是打開水龍頭淋濕手,水龍頭要開小一點,節約用水哦!” 播放 “搓洗” 步時,重點展示 6 個部位,提問:“動畫里小熊搓了哪些地方呀?” 引導幼兒說出 “手心、手背” 等。
兒歌學唱,動作鞏固(8 分鐘)
結合完整動畫,教師領唱《洗手歌》,幼兒跟著唱并做動作,教師針對易錯部位(如指縫、手腕)反復示范:“搓指縫時要把手指分開,像小剪刀一樣交叉哦!”
“洗手知識搶答” 游戲(10 分鐘)
教師提問:“唱到‘指尖轉圈搓’,我們要洗哪個部位呀?”“飯前要不要洗手呀?” 請幼兒舉手搶答,搶到的幼兒搖鈴鐺回答,回答正確獎勵貼紙。
進階提問:“洗手時,先抹肥皂還是先淋濕手呀?” 引導幼兒回憶動畫和兒歌內容,加深對步驟的記憶。
實操檢驗(7 分鐘)
幼兒分組洗手,教師用搶答游戲中的'問題提問:“寶貝,你現在在洗哪個部位呀?”“洗完后要做什么呀?”,檢驗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糾正錯誤。
四、活動反思
搶答游戲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大部分幼兒能準確回答問題,但個別幼兒在搶答時過于激動,忽略傾聽問題,下次可制定 “搶答規則”(如聽完問題再舉手)。此外,可增加 “錯誤示范” 環節(如只洗手心不洗指縫),讓幼兒指出錯誤,強化正確認知。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7
一、活動目標
能將《洗手歌》與手指謠結合,用手指動作表現洗手步驟,加深記憶。
通過繪畫 “我的洗手步驟”,進一步理解洗手關鍵部位,喜歡表達。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洗手歌》手指謠腳本、畫紙(每人 1 張)、彩色蠟筆、洗手步驟簡筆畫范例。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簡單手指謠和繪畫經驗。
三、活動過程
手指謠導入,學兒歌(10 分鐘)
教師教幼兒《洗手歌》手指謠:“小手小手來報到(雙手舉起來),打開龍頭水嘩嘩(雙手做 “打開” 動作,上下晃動),抹上肥皂泡沙沙(雙手握拳搓一搓),手心手背搓呀搓(手心相對搓、手背相對搓),指縫指尖別落下(手指交叉、指尖轉圈),手腕轉圈洗干凈(單手轉圈揉手腕),關掉龍頭擦擦干(雙手做 “關閉” 動作,擦毛巾)!” 邊念手指謠邊教唱《洗手歌》,讓幼兒手口并用。
手指謠創編,添趣味(8 分鐘)
鼓勵幼兒給手指謠加 “音效”:“搓手心時,我們可以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像肥皂泡的聲音~” 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巡回指導,如有的幼兒在 “沖凈” 時做 “嘩啦” 手勢,教師及時肯定:“這個手勢真像水流呀!”
繪畫 “我的洗手步驟”(12 分鐘)
教師展示洗手步驟簡筆畫范例(如第一步畫 “打開水龍頭”,第二步畫 “搓手心”),講解繪畫要求:“寶貝們畫自己洗手的樣子,要畫出你洗了哪些部位哦!”
幼兒用彩色蠟筆繪畫,教師個別指導:“XX,你的畫里有搓指縫嗎?可以畫交叉的小手哦!”,鼓勵幼兒用不同顏色涂畫,表達自己的想法。
分享展示(5 分鐘)
幼兒展示自己的畫作,邊指畫邊唱《洗手歌》:“我畫的`是搓手背,像這樣(做動作)!” 教師將畫作貼在 “洗手小天地” 墻面,供幼兒日常觀看。
四、活動反思
手指謠和繪畫結合,兼顧了幼兒的動覺和視覺學習,幼兒參與熱情高,但部分幼兒繪畫時難以表現 “搓指縫”“搓手腕” 動作,需提供更簡單的簡筆模板(如交叉線條表示指縫)。此外,可將幼兒的手指謠錄音,在洗手時播放,強化記憶。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洗手歌》含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健康洗手歌教案11-09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就餐前洗手》含反思07-26
小班音樂教案《洗手歌》反思12-31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洗手帕》含反思07-25
洗手小班健康活動教案07-05
小班健康活動洗洗手教案05-09
小班綜合教案:洗手歌09-01
幼兒園小班教案《見面歌》含反思10-06
幼兒園小班健康洗手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