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北京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京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北京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自己選擇測量工具,探索測量線段的方法。
2、初步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3、感受不同地方到北京的距離是不一樣的。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回形針、長短不同的長條積木、各種不同的.尺、小棒、長條紙等材料。
2、每組一張世界地圖:選擇5―6個不同的國家,并標出各個國家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國旗、象征性建筑物、服飾等),從這些國家到北京之間的距離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直線畫出。一張記錄單、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猜測活動內容。
我們的活動室里、桌子上有些什么?它們有什么用呢?
觀察自己小組的地圖,嘗試從國旗、象征性建筑物,服飾等特征說出這些國家的名稱。猜一猜哪個國家離我們的首都北京最近。
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國家離我們的首都北京最近。
通過討論確定測量時需選用相同的測量工具。
二、嘗試進行測量活動。
提出測量要求:如何使用工具使自己的測量結果準確。
北京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和6個新詞,會寫10個生字。能用部分詞語說話。
2.使學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詞、學句,背誦課文,體會北京的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對北京的名勝古跡和現代建筑,很多學生缺乏實際生活的體驗,這對他們理解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增加了難度,成為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圖片或CAI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你去過北京嗎?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畫出帶生字的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3.這篇課文分為幾個自然段?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在每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
4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北京的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這篇課文分幾個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13個生字。
2.認讀6個新詞。
用圖片或CAI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美、來來往往、高樓大廈、名勝古跡”等詞。
3.把含有新詞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4.你認為哪些字最難認,你是怎么記住的?
5.重點指導。
矗、似、
廈的讀音。
6.你認為@隆字最難寫?
重點指導:
央:第三筆為長橫。
優:右半部分為尤。
城:左半部分為土字旁。
7.指導寫字。
(l)看清每個字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練習寫字,完成“我會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率、詞。
2說說北京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二、引導學習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l)齊讀第1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中講了一些什么?“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學習第2自然段。
(l)指名讀第2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向我們介紹了北京您哪些建筑物?畫出描寫這些建筑物的詞語。
(3)出示“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圖片,結合理解“莊嚴”、“寬闊”、“矗立”等詞語。相機簡介天安門和人民英雄紀念碑。
(4)指導朗讀。
讀下面較長的句子,讀出對天安門的贊美。
天安門前面店打寬闊的廣場。
廣場中間/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
3.學習第3自然段。
(l)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3)比較句子,把句子中不同的地方畫出來。
北京有柏油馬路。
北京有許多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
(4)“許多”、“又寬又長”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說明北京馬路多,街道寬闊平坦,北京很大,交通很方便。)
(5)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馬路兩旁的?(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
(6)課文是怎樣描寫立交橋和它四周的景物?
(理解:“綠毯似的草坪”、“拼成圖案的花壇”、“川流不息”等詞語。)
(7)看插圖結合學習詞語,讓北京美麗的市容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印象。
(8)這一自然段主要是寫北京的什么美?
(9)指導朗讀。
①讀出贊美之情。
(許多、又寬又長、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綠毯似的、圖案、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等詞語要重點讀。)
②注意讀好較長的句子。
北京/有許多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
(10)小結:這一自然段寫了北京的市容美。
4.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一句話講的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關于北京的名勝古跡和優美的公園?
(4)出示有關的名勝古跡、公園和高大建筑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風景優美”、“高樓大廈”、“許多”“有……還有……”。
(5)指導朗讀。
(6)小結:這一自然段寫了北京的風光美。
5.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l)齊讀。
(2)這一自然段中的'兩個感嘆號說明了什么?“真”說明了什么?
(3)讀最后一自然段課文,讀出對北京的贊嘆和熱愛。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6.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美麗的北京,你愛北京嗎?請同學們聽課文配樂朗讀,進一步感受北京的美。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抽讀13個生字,給生字組詞。
2.抽讀10個會寫字,說說在課文中的詞語。
3.抽讀6個新詞。
4.從哪些地方看出北京美?你喜歡北京嗎?為什么?
二、指導用“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說話。
1.讀一讀詞在課文中的句子。
2.仿照詞在課文中的用法自由說話。
3.指名說、評議、訂正。
三、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四、齊讀全文。說一說五自然段的先后順序。
五、指導背誦第3、4自然段。
1.自由小聲朗讀。
2.同桌互背互評。
3.指名背誦、背后評議。
4.集體背誦。
六、課外延伸。
課外收集北京的圖片或照片,舉辦一次圖畫展覽。
板書設計:
10 北京(熱愛)
天安門———莊嚴
廣 場———寬闊
紀念碑———矗立
柏油路———多、寬、長、美
立交橋———多、美
名勝古跡——多
公 園———優美
高樓大廈——多
課后反思:
這一課真的好難講,處于小城市的孩子怎么也無法感覺到北京的現代化氣息,以及大都市的美麗。再加上學生因為放假,提前的讀書準備不好,所以在讀起來好犯難。本來的計劃是這樣的,讓學生看兩副圖并找出相關的段落來讀。可是學生就是讀不好,速度比平時要慢幾倍,就是平時讀得好的學生也是嗑嗑巴巴的,我有點生氣了。可是怎么辦呢,讀不好,就學不下去了,如果直接學生字,好像又不扎實。只好讓學生在自己讀,讀給同桌聽,在小組里評優秀推薦給全班,全班同學再評一下由誰來領讀。最后一步是讓小組成員幫助本小組一位讀得較弱的同學讀好課文。我覺得這本應該是課前的功夫如今全用到課上來了,所以課進行的很慢,不能按正常的進度進行。也可能正是因為反復的讀,反復的讀,學生要認的字掌握的非常的好。由此我想到兩點:一,課前準備一定要有。讓學生把課文讀熟,并把已經會認的字劃出來。其實這是一個小技巧,因為學生的好勝心理,他們會想辦法在課前多認幾個字,這樣既能增強他們認字的主動性,又能讓課堂輕松一些。二,只有在課文中識字或者說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學生才能更容易記得住。平日這句話只是一句理論,通過今天的讀我深深的體會到了。
北京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待dai)及新詞,認讀6個字。
2、自選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從第8-10自然段中任選兩段背誦, 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話抄下來。
3、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產生愿意在 艱苦的環境中鍛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知道艱苦的環境能鍛煉人。
教學難點:
抓住筍芽兒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筍芽兒不怕寒冷,樂于在艱苦環境 中鍛煉自己的思想感情。
查閱資料:
有關筍的知識
教學具準備:
投影
教學課時數
1
板書設計:
23筍芽兒
誰在呼喚:春雨姑姑 竹媽媽 雷公公 小草弟弟
筍芽兒變化:撒嬌、懶覺 嚇住 向上鉆 脫、長成強壯竹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出示課題,觀察課文插圖,認識“筍”字。
同學們:見過筍芽兒嗎?生介紹了解到的有關筍的資料。
師補充。
二、檢測預習
1.讀生字,準確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投影出示詞語,讀一讀。
彈奏 黑乎乎 扭動 央求 撒嬌 瑟縮
叨嘮 暖烘烘 滋潤 阻礙 強壯 裹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喘、烘、潤”等字,結合詞句大致理解字義。
3.調動生活積累識字。如,阻礙、照射、自豪。
4.動作演示識記。如,喘氣、阻攔。
5.借助圖畫、實物識字。山岡、筍。
6.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如,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
7.寫字指導。
岡:橫折鉤的折筆要垂直,不可向內收;里邊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筆是長點。
筍:中橫要長,右邊出頭。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分自然段指名讀,評讀后,思考: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喚,筍芽兒( );聽了春雨姑姑的話,她想到( );聽了竹媽媽的話,她( );雷公公呼喚,她( );她終于鉆出了地面,聽了小草弟弟的話,她( ),長成強壯的( )。
四、作業:
1、寫生字,組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走近筍芽兒,看看小筍芽兒是怎么長的?
二、朗讀感悟:
觀察插圖,激發興趣。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么樣兒的。
2.教師范讀,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的聲調、表情、動作的'感染下,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
3.讀讀,畫畫,議議:你從筍芽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樣幫助筍芽的呢?讀一讀。
(1)說一說春雨姑姑怎樣幫助筍芽的?
(2)該怎樣讀呢?自己試一試。
(3)分角色朗讀。
雷公公又是怎樣做的?讀一讀。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讀。
小草長出來了嗎?高興嗎?讀一讀。
小筍芽在誰的啟發下長高了?繼續讀課文。
4、讀全文,想一想筍芽為什么自豪地喊:“我長大了!”
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漆黑 沉睡 撒嬌 呼喚 嘮叨 愛撫
滋潤 照射 溫暖 自豪 健壯 嘰嘰喳喳
2.句子積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太陽公公照射著她,溫暖著。
3.摘抄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4.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四、實踐活動
1.根據筍芽兒的特點,編一條謎語。
2.讓學生實地觀察竹筍,畫一組竹筍系列畫。
五、擴展運用
1.老師示范引路。
春雨淅瀝瀝,淅瀝瀝,
小草呀,快鉆出來!快鉆出來!
春風笑盈盈,笑盈盈,
小鳥說:“我要給您唱歌!我要給您跳舞!”
2.學生實踐。學生個人或小組模仿老師的示例按課文內容進行寫話練習。對韻腳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
筍芽兒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轟隆隆,轟隆隆,
筍芽兒說:“我要鉆出來!我要鉆出來!”
春風笑盈盈,笑盈盈,
筍芽兒說:“我要長大!我要長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體朗誦、配樂朗讀、自配樂曲歌唱等。
【北京教案】相關文章:
《北京》教案10-04
《北京》教案09-05
《北京》教案08-23
《2008,北京》教案07-06
北京小學教案10-12
關于北京的教案10-15
《北京》教案范文07-20
最新《北京》教案10-20
北京教案范文10-03
《北京的胡同》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