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命生命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命生命教案 篇1
(一)情境導入:
師: 有沒有同學曾經算過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天?人的生命只有兩萬多天,而在座的各位你們已經用盡了生命力差不多1/9的時間,我們不禁要深深嘆息:人生是如此短暫!但是在如此短暫的人生中,我們可能面臨許多選擇,我們可能選擇堅強、勇敢和快樂,也可能選擇脆弱、逃避和悲傷,甚至是死亡。
今天我要介紹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她在12歲的時候就染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后來病情不斷的惡化,差不多全身關節都損傷了,她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極大的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為什么她會如此強烈的呼喊“生命,生命呢?!同學們請看到課文,看看從中你會得到哪些體驗?
(二)整體感知
師:要熟悉課文還是得用老辦法,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看看文章寫了哪幾個事例?
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詞語概括或者看到標題下的預習提示,預習提示里邊告訴我們文中有三件事,是那三件?請用紅筆把這句話勾下來。
板書:飛蛾 香瓜子 心跳
從這三件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主角來看都個有側重,看到相應的段落,第一件事寫小飛蛾在險境中還不斷掙扎,雖然這種掙扎想對于“我”的力量來說可以微不足道的,但它還是不放棄求生的努力,簡單一點來說這是一種什么?一種求生的欲望。(板書)“生之欲望”;
第二件事寫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沖破堅硬的外殼”長出一截小瓜苗,雖然它僅僅活了幾天但它畢竟存在過,說明它怎么樣?看到第二段最后一句話,“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是不是說明小瓜苗的生命力旺盛。(板書)“生命力”;
第三件事情“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大家都知道心臟的跳動是生命活動的標志,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說明作者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請看到文中的“這就是我的生命”,這說明什么,說明第三件事強調的主題是(板書)“生命”。
(三)研讀賞析(選讀)
1、師:請從以上三個事例中,選出你感觸最深的事例,說說為什么喜歡。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是只談課文的事例,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
生:喜歡第一個事例,喜歡的是飛蛾的頑強抗爭精神;
喜歡第二個事例,生命的價值在于奮斗,如張海迪的經歷;
喜歡第三個事例,聯想到自己,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
過渡:好,我們說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震撼我們,是因為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下面我們來看看生動的語言具體是怎樣在文中表現出來的'。
2、(尋讀):師:我們以第二段為例,請同學們尋找課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詞語,用圓圈標出來,想一想為什么用得好?(四人一小組,討論回答)好,各種的發言意見基本上已經把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找出來了, 我們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茁壯成長、昂然挺立”寫出小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肅然起敬”是發自心底的敬佩;
“沖破”、“不屈”體現生命的頑強;
“僅僅”寫出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泥土的惡劣環境下,體現出對生命的執著;
“擎天撼地”體現生命頑強;
“竟然”突出我的驚喜。
教師小結:這些富有表現力、生命力的詞句是很能表達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得文章顯得更為生動,朗讀時特別應注意把握朗讀技巧,要注意語速、語調、停頓、重音,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加以朗讀。
(指名學生范讀并評議;著重討論朗讀時對重音的把握;再齊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過渡:我們說無論怎樣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作者從小現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啟發人的,同時,她對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開。
3、研討:下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三段從文中找出作者對生命的三點思考,加以歸納概括:
a、 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板書)意義
b、應該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對待生老病死;(板書)價值
c、 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珍惜生命,為生命努力奮斗。(板書)診視與奮斗
這是作者對生活中的小現象聯想到生命的哲理的歸結。
(四)體驗反思
1、讀完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或者說是感悟。
生:生命只有一次,應好好珍惜;
生命是寶貴的,應該活得精彩。
(同學的發言,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大家自身對生命感悟的進一步深入挖掘也會受到阻礙,體會一定要具體,還要有真情實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不局限在意義、價值與奮斗方面)
師:我幫幫你們例如這樣,請用“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 的格式說話,再聯系到生活實際,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是聽到的。
示范: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自強不息而美麗,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又瞎又聾,但他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終于“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頑強拼搏而美麗,張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頑強與命運抗爭,而《輕椅上的夢》成了激勵青年上進的明燈。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奮斗而美麗,我感受到生命因為有無限的價值而美麗,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助人為樂而美麗,等等。
老師小結: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沒有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邊有一小段非常經典的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而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更應該思考我們應當如何生活,應該怎樣讓我們的人生更有價值。
(五)比較閱讀:
好,現在請同學們讀課后美國作家克倫·沃森寫的《生命 生命》,比較比較,你更喜歡那一篇,為什么?(見書)
相同點:文章的主旨是相同的
不同點:杏林子文章以三個故事引發三點思考,沃森的文章則是細致地描寫受傷的蜜蜂極力掙扎,頑強生存下去。
(六)總結概括
今天我們對課文的學習就到這里了,文章到此雖然結束了,但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愿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人生更有意義。最后請大家把你的右手放在你的心上,在貝多芬的《命運》中感受一下來自自己生命的聲音。
(七)布置作業
1、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九個詞語,連詞成段。
2、將文中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
生命生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生字讀寫,關注本課左右結構字"左窄右寬"的結構特點詞語,《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態度、思考,感受生命的意義。
3、能正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總結出文中三個事例的小標題。
一、激趣導入,預習檢測
1、白板出示關于新生的圖片,同學交流你都看到了什么?
師:同學們剛才看到的一組圖無一不是新生命的誕生,也許一切是公平的,我們從新生到成長都同樣接受著大自然無私的關懷,也許一切又是不公平的,每個生物都有每個生物的命運—比如飛蛾,瓜苗還有本課作文的作者杏林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生命的堅強與偉大
2、板書課題,生命 生命
指導讀課題
3、預習檢測
a.出示本課生字。
在預習的過程中你覺得那些字書寫需要注意什么?
b、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
騷擾 欲望 震撼 糟蹋 動彈 聽診器 不屈向上 茁壯生長 鼓動 躍動 沖破 堅硬 沉穩 短暫 珍惜 有限 無限
師:"有限"的反義詞是什么?(無限)
師:"有限"我們可以利用反義詞來理解的,這是理解詞語很好的方法。
師:課文中關于有限無限有這樣一句話,誰來讀?白板出示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指導分類識記詞語
二、初讀課文,概括事例。
(1)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杏林子對生命的思索。
閱讀任務:將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找出課文中所講的三個小事例?嘗試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
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板書:飛蛾求生、香瓜子生長、靜聽心跳
(2)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話讀短,短到能用幾個字來概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閱讀本領。
三、走進作者,感悟課文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標題中所列事物你們誰有什么疑問嗎?作者為什么寫生命這么深刻的話題卻用的是如此弱小的事物?她關注動物,關注的只是一只飛蛾,教案《《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她關注植物,僅僅是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她關注的都是弱小的生命,這跟她的親身經歷有關。
1.出示杏林子的資料,師配樂介紹:
2.師:讓我們帶著杏林子對生命的敬畏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或者喜歡的句子待會朗讀分享。
3.學生交流,師指導朗讀。關注標點。
4.再次齊讀"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4、讀到這,如果讓你給課題加標點你會加什么?再讀課題,你會怎么讀?(齊讀)
5、小結:回顧大家的`朗讀分享,同學們發現老師為大家搜集補充了課外資料,同學們抓關鍵詞也可以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關注標點符號是同學們憑借教材經常用到的方法。今天老師將這三個妙招錦囊送給大家,以后可要在學習中靈活運用喲。
五、布置作業:(任選兩個)
1.抄寫課文中的詞語,并選擇一兩個詞語寫一段話。
2.摘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并背誦。
3.課外閱讀:杏林子:《生命頌》
板書設計:
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
磚縫中的瓜苗
靜聽心跳
坊主點評
這篇課文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好理解,學生沒有對生活、對生命的那種深刻體驗,特別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她對生命更多了一些敏感而獨特的感受。
杏林子12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動,飽受病痛煎熬。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樣子,她的好友三毛看著都覺得不堪忍受。以至于三毛看完杏林子后,在門外忍不住祈禱說:"神啊,杏林子太慘了,求您大發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里安息吧!" 杏林子聽到后大吃一驚,連忙糾正禱告:"神啊,關于這件事你千萬別聽三毛亂說,您還是聽我的吧。我還沒活夠,我還有好多事還沒做呢!"后來,她用她的堅韌走完了她63歲的人生,而她的好朋友,四肢健全才華橫溢的三毛,后來卻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48歲的生命。
生命生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動彈、欲望、精蹋、珍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攜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學生交流在課外搜集到的人生格言。
一、剖析課題特點,感悟課題的內涵。
1.生齊讀格言。(簡介杏林子)
2.剖析課題特點,指導讀題。
二、閱讀品悟語言,觸摸生命的脈搏
(一)初讀感知。
1.檢查詞語讀音,自由練讀。
2.指名讀文,教師隨機評價指導。
3.深入閱讀課文,邊讀邊想:杏林子向我們講述了哪幾個創造生命奇跡的鮮活事例?
4.運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把句子補充完整。(生齊讀)
(二)深讀感受生命的含義。[走進飛蛾售感悟生之欲望]
1.自由朗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飛蛾?(板書:飛蛾求生)
2.指名匯報,師引讀課文。(板書:強烈)
3.字理教學理解“欲望”一詞。
4.品讀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強烈!那樣鮮明!
5.角色體驗:看到苦苦掙扎的飛蛾,杏林子,你會怎么想?我忍不住放了它!
6.引讀品味句子: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7.齊讀第二段并嘗試背誦。
三、聯系生活思考,聆聽生命。
1.播放汶川地震圖片:你從哪個鏡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
2.學生改寫句子,指名匯報。
3.呼應課題:第二節課我們將一起走進杏林子的人生。
第二課時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理解“竟然”的意思。
2.指導朗讀:讀出你的不可思議。
3.結合課文改寫句子:生命是_—————————。
[走進杏林子感悟生之真諦]
1.齊讀第四自然段。
2.品讀: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自白地精蹋它。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3.理解“糟蹋”的意思.()。
4.走進杏林子的人生,感悟生命的真帝。
5.結合課文改寫句子:生命是()。
構思: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珍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是本單元的教學主題。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作者選取了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這三件尋常小事,從動物、植物、人類這三個角度,談對生命的認識,并從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可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命”是個十分沉重的話題,正可謂“少年不知愁滋味”,對這些有花一樣年齡,健健康康,無憂無慮的孩子來說,什么是生命,怎樣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都還很懵懂,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類課文也極容易生成“道德課,煽情課",教師容易便成“宣傳委員”,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的層面,不單獨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從樸實的語言文字中尋找生命奇跡的爆發點,通過朗讀、想像、體驗搭架起情感的橋梁,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體,進而讓學生感悟生命的可貴,生命所賦予的力量,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從而發出要好好地使用,決不讓它自白流失的呼喚。
生命生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有關作者杏林子有關資料,冰心奶奶珍愛生命資料。
2、杏林子照片等。
3、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命生命》,我們已經知道課文用“飛蛾求生、瓜子抗掙、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向我們講述了生命的存在。誰能夠根據自己對生命的理解讀一讀課題?
2、同學們,要把這兩個“生命”讀到自己的心里去,咱們還得再次回味這三個小故事。想一想哪個故事使你感觸最深?
二、研讀與賞析
飛蛾求生:
1、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特別震驚?請你劃出來。
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2、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么想?請你讀這句話──
出示:我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
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么做?再讀這句話。
3、伸出手來,有一只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的飛蛾正握在我們手中,你感覺到了什么?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再次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4、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只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飛蛾為什么要如此掙扎呢?(活下去)是呀!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飛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強烈!(板書:欲望)這就是──生命生命。
瓜子抗掙:
1、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個小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特別震驚?也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這句話為什么讓你覺得特別震驚?
2、小小的種子與堅硬的外殼抗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3、現在你就是那一顆生長在種子,你已經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可上天對你真的不公啊!因為你是一顆生長在磚縫中的種子呀!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4、多么頑強勇敢的香瓜子啊!(板書:頑強)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沒有陽光,即使沒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幾天,它也要頑強勇敢地活著,讓這幾天煥發光彩。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生命。
傾聽心跳:
1、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啊!更何況我們人類。請大家讀讀第三個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震撼?再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2、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現在,感受著你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你想說些什么?)
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3、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請大家帶著高興、自豪、激動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3、是呀,這樣的生命是屬于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你必須對自己負責。
(板書:負責)
讓我們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再一次呼喚──生命生命
生命價值:
·、同學們,杏林子深深地體驗了這三個習以為常的小故事,對生命有了這樣的感想: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一起讀。
2、(出示照片)她就是課文的作者杏林子,讓我們來聽一聽她對生命的闡述:
“在別人看來,我是個很不幸的人,不能像常人那樣生活走動,很多時光是坐在輪椅上度過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我卻活得十分富有。”
“不論你處在怎樣一個多變的`世界,經歷怎樣的人生,生命中還是有一些極其可貴的珍寶,需要我們終身護守、珍惜,不容它輕易失去。”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為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
……
3、聽了杏林子的心聲,你有什么要說的?對于杏林子來講生命僅僅是活著嗎?還有什么?
如此患難身世,如此驚人毅力,如此杰出經歷,如此奉獻愛心,我們再讀她對生命的理解感悟和實際行動,言行一致,言有心生,怎叫人不深受感動和啟迪!
杏林子的文學作品激勵了一批又一批人,她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要使自己的生命光彩有力!(板書:珍愛生命 珍惜時間)
4、課文讀完了,現在能告訴我課題“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了嗎?你們對生命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把你想說的寫在課本上。交流。這些精彩的句子,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努力生活,努力進取!
5、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為了生命的美麗,讓我們再次呼喚──生命生命。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 欲望 珍愛生命
瓜子抗掙 頑強 珍惜時間
傾聽心跳 負責
【生命生命教案】相關文章:
《生命 生命》教案07-13
生命生命課堂教案10-20
課文生命生命教案09-12
生命生命教案6篇06-22
生命生命課文教案05-25
生命生命課文教案(精選10篇)08-10
杏林子散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10-24
課文生命生命教案4篇06-29
杏林子散文《生命生命》優秀教案07-28